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留言反馈
新技术新项目
以科研促发展——我院PICC专业技术发展系列课题研究纪实
作者 :      发表时间 : 2016-11-09 15:06:05     浏览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以其置管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安全、无需局部麻醉和缝针固定、留置时间长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得以广泛推广应用已为业内人士广为熟悉。作为广西区内首家建立的PICC导管室,bt365最新网站从2002年1月起应用首例PICC至今已成功置管近14000例,成功地把PICC打造成为本院一大护理品牌技术,在本地市乃至广西区内均有较大的影响力,为医院赢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它的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回顾风雨走过的14年,笔者万分感慨:没有学术研究就没有专业发展;学术研究水平才是衡量一个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 !

经下肢外周静脉穿刺至深静脉置管的应用研究

  传统的PICC置管在患者肘部可视的贵要静脉、头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穿刺,新生儿和儿童还可以选择头、颈部和下肢的隐静脉穿刺置入PICC。而该研究课题“经下肢外周静脉穿刺至深静脉置管的应用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科技项目,合同编号200601079))在成人中选择了22例须经下肢输液的上腔静脉综合征、双侧乳腺癌根治术等化疗患者作为研究组,经内踝大隐静脉起始处或小腿内侧穿刺,置入PICC导管至大隐静脉末段或股静脉进行给药,结果置管成功率为95.5% (21/22),出现静脉炎1例,占4.8%(1/21);作为对照A组的21例在下肢外周静脉采用头皮针或浅静脉留置针给药,其化疗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00%,明显高于研究组 (P<0.001);同时还将在神经内科住院的行股静脉穿刺置管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B组,结果显示其置管成功率为97.6% (41/42),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研究组平均操作时间为(10.9±3.3)min,明显短于对照B组的(20.8±7.1)min (P<0.001)。研究结果表明,选择经下肢外周静脉穿刺至深静脉置管给药,不仅可减轻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还可大大地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降低化疗过程中的高静脉炎发生率,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上腔静脉综合征、双侧乳腺癌根治术及其他不适宜在上肢输液而必须通过下肢长期输液尤其是化疗的患者选择静脉用药途径的难题,是下肢除股静脉穿刺置管外又一深静脉置管的理想选择方式。该项目于2008年8月通过梧州

市科技局科技成果鉴定,研究水平部分达国内先进,整体水平达区内领先,获梧州市2008年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PICC在预防化疗静脉炎中的护理研究

有学者指出PICC常规穿刺点位于肘窝下2横指处的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而该研究课题“PICC在预防化疗静脉炎中的护理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科技项目,合同编号200601086)发现此部位不但影响患者手臂屈伸动作,导致不舒适感,也易使导管与血管内膜发生摩擦而出现机械性静脉炎;而且此部位易被汗液污染,既有可能引起导管相关的感染,也有可能使敷贴松动导致导管固定不牢而脱管;另外,此处的静脉经过肘窝后与肱二头肌紧密相连,而肱二头肌的主要作用是屈肘关节,当患者屈肘关节时,由于肱二头肌的收缩作用使此处的静脉留置导管受到牵拉,有可能使导管逐渐缩进体内,从而也有可能引起导管相关的感染;认为置管时应严格选择穿刺部位,对于肘窝下2横指处的静脉是否作为PICC常规的穿刺部位,值得同行们进一步探讨。该研究项目共对3996例化疗患者采用PICC置管输液,置管成功率达97.32%,机械性静脉炎为1.38%,管道堵塞及脱出为0.53%、0.95%,局部感染及全身感染分别为1.28%、0.10%。研究结果表明,选择PICC给药,不仅可减轻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降低化疗静脉炎,为用药的安全、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且PICC在直视下操作,操作简单、安全、易掌握,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成为肿瘤患者目前化疗最理想的用药路径。该项目于2008年7月通过梧州市科技局科技成果鉴定,研究水平部分达区内先进,获梧州市2009年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对PICC穿刺点局部换药时限护理研究

在国家卫生行业标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颁布实施前,对于穿刺点局部换药,国内外无统一的标准。本院护理常规为置管后24h换药1次,以后每周换药1~2次,如局部渗血、敷料潮湿或松动时立即更换。也有学者认为置管后换药1次/d。静脉输液协会(INS)要求纱布敷料每2d更换1次,透明敷料则可延长。可见其方法不一,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保证患者安全。“对PICC穿刺点局部换药时限护理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科技项目,合同编号200902050)项目将入选的402例留置PICC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5例、实验1组137例、实验2组130例。对照组的换药时限为:置管24h后换药1次,隔3d再换药1次,第2周起每周换药1~2次;实验1组的换药时限为:第1周换药与对照组相同,第2周起每10d换药1次;实验2组的换药时限为:第1周换药与对照组相同,第2周起每2周换药1次;观察比较3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未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实验1组发生局部感染1例,实验2组发生隧道感染1例,3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患者营养状况和机体抵抗力允许的情况下,PICC穿刺点局部换药比较适宜的时限为置管24h后1次,隔3d再换药1次,第2周起可每2周换药1次[5]。该项目于2012年12月通过梧州市科技局科技成果鉴定,研究水平达区内领先,获梧州市2012年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经PICC导管采血进行部分实验室检验的可行性研究

  PICC在国内的应用,多数学者认为可用于输血、输液,但不能用于抽血。分析其原因,有可能是因为担心经导管采血后会引起导管堵塞的缘故。对于化疗患者而言,由于化疗往往分多疗程进行,每次化疗前必须采血对血常规、生化、肝功能等指标进行检验;对于晚期的恶液质患者,也需要多次采血进行实验室检验、配血输血等。反复的静脉穿刺不但损伤患者的外周静脉,也增加其生理上的痛苦,而且由于恶液质患者的外周静脉往往弹性差、静脉塌陷,难以保证静脉穿刺一次成功,无疑将增加护理工作的难度,更有可能耽误抢救和治疗;部分凝血功能差的患者,经外周静脉采血后还需要长时间压迫穿刺点止血,这势必增加护理工作量。“经PICC导管采血进行部分实验室检验的可行性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科技项目,合同编号200902049)项目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选择留置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首先从其外周静脉按医嘱检验要求抽取适量的血标本,再抽取其PICC封管液2ml后立即更换另一副注射器从PICC导管内抽取等量的血标本,完成常规封管后将经上述两种途径采集的血标本送检验科进行肝功能(包括总蛋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生化(包括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血糖等)及血常规(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等)检验,然后对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抽血后PICC导管堵塞的发生率。研究结果显示,经两种途径采集的血标本的各项实验室检验结果经配对t检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两者有较强的相关关系(r>0.90, P<0.001),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而且未出现因PICC导管采血而导致导管堵塞发生率增加的现象[6]。该项目于2012年12月通过梧州市科技局科技成果鉴定,研究水平达区内领先,获梧州市2013年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上肢PICC穿刺外测量置管长度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

  PICC穿刺前的外测量是置管的重要步骤之一,其测量是否准确关系到PICC导管末端是否到达上腔静脉(DR结果显示应到达第五胸椎和第七胸椎水平之间)。传统测量方法采用《肿瘤护理学》和《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即患者取仰卧位,穿刺侧上臂外展与躯体垂直(900),用软尺从进针点或预穿刺点到(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三肋间隙,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部分患者采用该方法测量DR结果显示导管末端位置接近甚至到达右心房而引起患者心悸等不适。“上肢PICC穿刺外测量置管长度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科技项目,合同编号201102061)项目采用改良的直线测量方法,根据左右头臂静脉解剖结构及走向不同以及具体测量至胸锁关节左右外侧缘进行设计两上肢测量法,测右上肢从右侧胸锁关节到左侧胸锁关节外侧缘+25px,其长度恰好等于从右侧胸锁关节上缘到达第二肋间隙中部水平,左上肢头臂静脉比右侧长25px左右,定位准确,简便易行,避免传统方法需要转弯、难掌握、误差大等缺点。该项目于2015年1月通过梧州市科技局科技成果鉴定,研究水平达区内领先。

地塞米松液擦拭导管预防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应用研究

   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如不及时处理,将有可能导致患者计划外拔管,既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更增加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七分预防三分治疗”。“地塞米松液擦拭导管预防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应用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科技项目,合同编号201102060)项目选择了行PICC置管一次成功且导管末端到达上腔静脉的肿瘤患者5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置管,研究组在常规的基础上加用5ml注射器抽吸0.9%氯化钠溶液3ml和地塞米松5mg混合均匀后浸湿无菌纱布擦拭PICC导管2次后包裹PICC导管末端再进行穿刺,穿刺成功送管时导管经过地塞米松液的湿纱布,固定前再次用此块纱布擦拭穿刺口及外露导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机械性静脉炎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该项目于2015年6月顺利通过了梧州市科技局科技成果验收。

云南白药气雾剂在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研究

 该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科技项目,合同编号201202099)选择了首次化疗、穿刺部位在肘下贵要静脉、一次穿刺置管成功且PICC导管末端到达上腔静脉的肿瘤患者4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执行PICC置管后护理常规,实验组除执行护理常规外,置管后即给予云南白药气雾剂喷局部皮肤,范围是沿穿刺血管方向(避开穿刺点25px)向上宽75px至上臂上1/3处皮肤,用量以湿润皮肤为宜,每天4次,间隔4h喷1次,持续10d。研究结果显示,总体比较,实验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6,P=0.010);2组各发生Ⅱ级、Ⅲ级静脉炎比较,实验组发生率为1%,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1,P=0.032)。该项目于2016年1月顺利通过了梧州市科技局科技成果验收。

Orem自理理论在PICC携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为了解决PICC携管出院患者通管、换药等导管维护不便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Orem自理理论在PICC携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科技研究计划课题,合同号Z2010103)项目选择了161例携带PICC导管出院的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研究组8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由护理人员对患者和/或家属进行通管及换药等导管维护技术的培训,出院前经考核合格,出院期间由患者和/或家属自我进行导管维护,直至拔管;对照组80例患者在携管出院后仍每周回院由护理人员进行导管维护,直至拔管。拔管后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期间导管维护的费用,并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同时对PICC常见并发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及局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7%、1.2%及1.2%,未出现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与对照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维护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运用Orem自理理论指导患者和/或家属对PICC进行自我维护应用效果满意,既可满足其自理需要,也可减少护理人员直接护理的时间,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还可节省医疗费用。该项目已于2015年6月顺利结题。


bt365最新网站